(16)a.“汝等见此灵鹫山乎?”诸比丘对曰:“唯然见之。”(东晋·僧伽提婆《增壹阿含经》卷三十二)
b.“汝等颇见此上普地平正乎?”对曰:“如是皆悉见之。”(东晋·僧伽提婆《增壹阿含经》卷四十六)
c.“汝为见不?”罪人对曰:“唯然见之。”(姚秦·竺佛念《出曜经》卷十一)
d.“汝等见阿那律比丘不乎?”诸比丘对曰:“唯然见之。”(《增壹阿含经》卷四十六)
e.“汝颇见第四天使不?”(《出曜经》卷十一)
f.“汝等颇见迦旖延比丘不乎?”诸比丘对曰:“唯然见之。”(《增壹阿含经》卷四十六)
从语言的历时史观来看,汉代出现“VP不VP”式[30],在形式上,“VP不VP”不如“VP不”经济,“VP不VP”的出现似乎有点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律(principle of economy),但是在语义结构和表达上,无疑更明确了。因而“VP不VP”的出现很可能源于“不”的虚化,造成“VP不”式结构义不明确,一旦时人为了提高表达的精确度,或为了突出正反选项时,就会刻意采用一种更复杂的形式来标明反复问句,从这个角度来看,“VP不”中的“不”虚化程度应该较高。而中土文献与译经中“VP不”的使用频率存在较大差异[31],表明“不”的虚化最初在口语中表现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