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那拉氏和光绪皇帝的对立,李鸿章和翁同龢的对立,李鸿章办海军,翁同龢不给钱,在甲午战前五六年,没有买过一条船,更不用说弹药了。钱是有的,用去修颐和园,办别的事去了。
正在这期间,日本大办海军,日本海军舰只新、快;炮位多、发射快。清朝的呢?军舰老、旧;大炮少、发射慢。
更重要的,由于政治腐化,北洋海军也腐化了,军官纪律废弛,斗志不强。海军内部矛盾重重,提督是陆军出身的,顾问有英国的,德国的,其他国家的。军官大多数是福建人,和广东籍的军官有地域成见,军官大都贪污,扣压士兵的俸饷,引起士兵不满。后勤部门的官员贪污得更厉害,买炮弹不管口径对不对,只顾打回扣,尽买些过时报废的废品。到作战时,不是对口径的炮弹不够,便是根本不能用。
以此,甲午海战首先败在政治上。
由于政治腐化,抵抗不抵抗成为宫廷斗争的手段。带兵的、有实力的,要以妥协退让求得不打;文官、无实力的,却高声喊打。等到敌人动了手,陆军入侵,海军在打沉了运兵船高升号之后,接着,用挂着美国旗的军舰逼近清军舰队,临近了才改挂日本旗,开炮轰击,大打之后,李鸿章还下令北洋舰队的任务是保船,不许出战,这样的政府,这样的领导,如何能不打败仗?